正柚直播app官方正版下载-正柚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-正柚直播平台官方app下载

首頁

【人民日報】微更新,為城市賦能(新語)

  注重歷史底蘊、文化賦能,城市微更新方能“有里有面”“有形有神”,讓城市留下記憶,讓人們記住鄉(xiāng)愁
  老弄堂中繪上重彩壁畫,再現(xiàn)都市風情;社區(qū)里的口袋公園,既是休閑運動的去處,又是露天藝術展臺;地鐵里的特色藝術裝置,成為城市文化窗口……近年來,各地積極推進城市微更新,在公共空間進行“小而精、小而美”的改造,探索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活化與利用,取得了不錯的成效。
  城市微更新既是空間改造,也指向市民生活方式的重塑。其不僅是對城市肌理、街區(qū)空間結構等在物質(zhì)層面上進行保護與發(fā)展,更是對潛藏在城市中的歷史、地域文化、風俗風貌的發(fā)掘和利用,是留住城市記憶、延續(xù)城市文脈的有效嘗試。然而,我們也看到,一些城市的微更新存在一定問題,或忽視了對歷史文化價值內(nèi)涵的挖掘,大量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,或缺少對城市各類文化資源的整合,地方特色不夠突出,或公眾參與程度不夠,改造缺乏認同感……這不禁讓人思考,城市微更新如何升級迭代、提質(zhì)提效?
  要加強城市歷史記憶修復。城市記憶是城市的故事,貫穿城市的歷史,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。街坊里巷、廟堂遺址等都是城市歷史記憶的組成元素,承載著這片土地上居民的共同記憶。重視對這些元素的文化保護和挖掘利用,可以讓人們漫步其中,觸景生情,達到以文化人、環(huán)境育人的效果。
  要營造城市文化特色場域。應利用好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街區(qū)、建筑,進一步彰顯城市文化的特色化和多樣性。利用歷史文化特色區(qū)域地面的材料、建筑的高低和質(zhì)感、山的形狀、街頭小巷的場景等各類特質(zhì),營造富有特色的場景,以達到“聚微成網(wǎng)”,延續(xù)城市生長的脈絡。
  要激活城市更新內(nèi)生動力。居民是城市生活的主體,也是微更新的主體。要堅持“以人為本”,可以通過建立社區(qū)互動平臺及“工作坊”模式,形成完善科學的溝通機制。實踐中,可以通過決策共謀、發(fā)展共建、建設共管、效果共評、成果共享的思路,匯聚民智,凝聚歸屬感。
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:“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、文化古跡、人文底蘊,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!背鞘惺俏幕娜萜,是歷史傳承的載體,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。未來,無論是理念、實踐,還是機制、品質(zhì),城市微更新都應當與時俱進、推陳出新。注重歷史底蘊、文化賦能,城市微更新方能“有里有面”“有形有神”,讓城市留下記憶,讓人們記住鄉(xiāng)愁。

(作者為大連工業(yè)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高家驥)


來源: 人民日報 添加時間: 2022年5月18日